+-
唐朝藩镇割据的形成: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,但是其余孽毁了大唐

大家都知道,中晚唐时期,唐朝廷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危机是藩镇割据。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中央的力量,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,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唐朝的藩镇割据是如何形成的?

...

1、要说清藩镇割据,就必须提到安史之乱

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,甚至对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是意义深远的。在安史之乱之前,唐朝是开放、自信的,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边疆收缩,再也不复昔日盛世大唐的风貌了。

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就曾描写道:“平时安西万里疆,今日边防在凤翔”,这首诗就很好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窘境。

...

大家或许觉得,唐朝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,就好像西汉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一样,国家从此就安定了。

...

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汉景帝时期,朝廷还是非常有作为的,而且汉景帝十分信任周亚夫,即使周亚夫使得景帝的弟弟梁王置身危险中时,景帝也能支持周亚夫。但是安史之乱就不同了,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,唐玄宗这个人真的是太过玄幻,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的他判若两人,开元时期的唐玄宗甚至不输唐太宗,而天宝年间的唐玄宗则是昏招频出。

...

当安史之乱爆发时,唐玄宗为了尽快平叛,对出征有功的将军和降将,都授予了节度使的官职。在此之前,节度使只设立在边疆。而如此一来,只设在边疆的方镇,在内地各处也普遍设置起来。其中这些控制一方的方镇将领如果持节就称节度使,如果不持节就称防御使、经略使或是团练使

2、方镇的行政地位

在唐朝廷广设藩镇之前,方镇只存在于边疆,且地位道以下、州之上。而与之对应的职官层次则是采访使——节度使——刺史。

但是,安史之乱爆发后,采访使实际上已经无力统辖方镇,因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。因此,唐肃宗年间,将开元以来的十五道罢黜,改采访使为各镇观察处置使。

...

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得方镇合二为一了。方镇领袖具有了行政统辖权,方镇实际上成为了有权管理州县的一级行政区。到了唐朝末期,唐朝设立的方镇多达四五十个,而唐朝史记控制的区域只有首都京兆府及附近的几个州。

而除此之外的州县则尽为节度使所有,这些人手握重兵,自然不再服从朝廷的指挥,这样一来方镇实际上就和古代的诸侯国异曲同工,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为藩镇,而各节度使手握重兵、不服从朝廷的现象被称作“藩镇割据”。

3、唐朝廷对藩镇割据的应对措施

对于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藩镇,唐朝的应对措施也是截然不同的。首先是分布在陕西、四川和江淮以南的藩镇,由于陕西、四川靠近首都,而江南富庶,因此朝廷不能容忍这些地方脱离自己的管辖。而且这些地方的节度使割据势力较弱,因此这些地域的藩镇割据唐朝尚可掌控。

...

当时有一位同华节度使叫周智广,他自以为实力雄厚,因此不把朝廷放在眼里。有一次他叫嚣道,如果他在睡觉时把腿一伸,就可以在顷刻之间把都城长安踏平。而结果便是,被郭子仪率领唐军顷刻之间踏平。

而对于河朔诸镇,唐朝采取的政策则是不同的。因为这些人本就是安禄山、史思明残部,脑后生反骨,平定安史之乱后,唐朝无力继续剿灭这些余孽,为了安抚他们,只得各授节度使称号,领河朔诸镇。

...

这样的藩镇有以下几个:卢龙节度使李怀仙、成德节度使李宝臣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、相卫节度使薛蒿,相卫镇后后来被田承嗣吞并,因此就成了三镇,即所谓的河朔三镇。

这三镇的节度使本来就是跟着安禄山、史思明叛乱的,因此独立性质比较强,他们名义上服从朝命,但实际上割据一方,在自己的辖区内自置官吏,而且还不向朝廷交纳赋税。对于这些藩镇,唐朝廷虽有心讨伐,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因此只得听之任之,以求暂时安稳。

...

中晚唐时期,朝廷也在一直明里暗里地密谋削藩,唐德宗时期推行了两税法,这使得朝廷的财富收入增加,因此朝廷决定进行削藩。这样做的后果是激怒河朔诸镇各自称王,并联合起来反抗。

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与泾原节度使朱沘则是直接发动叛乱,虽然德宗经过努力,控制住了局面,杀死了李、朱二人,也使得河朔诸镇的节度使去掉了王号,但是他也不得不就此放弃了削藩的主张。

...

唐宪宗时,两税法的成效已经彻底凸显出来,中央政府的财政大为改观,因此中央培养出了一支比较精锐的神策军,于是宪宗又开始削藩。唐军在裴度与李愬的指挥下,陆续取得胜利,并且平定了实力较为强大的淮西节度使,这使得诸镇节度使大为恐惧,纷纷表示归附唐朝中央政府。宪宗也因此被称为“中兴之主”。

但好景不长,唐宪宗本人被宦官毒杀,此后的中央再也无力控制藩镇,繁镇割据一直伴随到唐朝灭亡。